2022年中国超市百强榜发布:沃尔玛蝉联第一,家乐福首次落榜

2025-06-15 19:13:28

“哪有那么多的基业长青。”

这句话似乎十分适合形容近年来中国超市百强企业排位的情况,他们中大多都是传统的零售企业,也都曾有过辉煌的过去,但如今很多都走向收缩、亏损,能持续盈利者寥寥无几。

在前段时间召开的“中国超市自有品牌峰会”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彭建真曾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零售企业只有竭尽全力,才有可能在当前市场上获得生存。”

确实,我国超市行业历经40年的发展,经历了萌芽-高速扩张-电商冲击-新零售融合四大主要阶段。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中国超市快速扩张的时代已然结束。

纵观当前,我国的传统大卖场疲态渐显,经济环境下行,叠加三年疫情影响,对超市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创,高管动荡、国资救场、控股权易主接连上演。

而且,随着电商的崛起,传统商场的坪效逐渐变低,过去“大而全”的优势反而变成制约发展的桎梏。此外,流量枯竭也致使商品差价、通道费用和租金收益的盈利模式难以为继,企业承压较大。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34家知名连锁超市企业关闭门店超过680家,其中不乏家乐福、伊藤洋华堂等老牌商超。

当然,即便痛点多、挑战大,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仍旧面临着一个体量巨大且具备强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消费市场,而且市场对优质的商超依然有较大需求。

目前,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超过40万亿,如果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到2030年,社零总额将接近60万亿。巨大的消费市场、差异化的消费需求、区域化的分布格局,必将会给超市留下足够的生存空间。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中国的整个超市行业正在进行转型优化。从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传统大型卖场的竞争,到京东、阿里、美团等互联网企业的同城零售业务,再到深入社区“毛细血管”的社区团购,更有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自营类生鲜电商平台涌入,随着零售业态的细分,整个行业也在不断调整业务模式和战略方向。

不仅如此,为了顺应市场的变化,超市企业也开始探索线上线下融合以及其他更多的创新经营模式。

比如,新技术的兴起就改变了超市零售业务开展的方式,无人超市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不少零售商都上线了各种智能服务,如“无接触式支付”及智能导购等,增强消费者购物体验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消费信息数据。

总而言之,在中国零售的历史长河中,“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案例层出不穷。一旦止步不前,沉湎于昔日荣光,就可能陷入被动应战的困境。

因此,零售业无所谓永远的胜利者,唯有紧随消费者需求的业态才能继续前进。

随着消费的复苏,接下来,我们也期待看到实体商超开拓出更大的想象空间。

编辑:鞠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