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鸿门宴》和《窦娥冤》的34个成语

2025-05-10 23:49:34

出自《鸿门宴》和《窦娥冤》的34个成语

昵称503199

2025-01-07

发布于湖北 | 转藏

展开全文

一、《鸿门宴》(10个)1.贪财好色:贪图私利,喜好女色。例句: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2.秋毫无犯:比喻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也作“秋毫不犯”。例句: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3.默然不应:沉默不语;不响应;不应和。例句:项王默然不应。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例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5.发指眦裂:头发向上竖起;眼眶也裂开。形容极度悲伤或愤怒。例句: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6.彘肩斗酒:形容英雄豪壮之气。例句: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7.虎狼之心:比喻凶残的野心。例句: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8.劳苦功高: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例句:劳苦而功高如此。9.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例句:如今人方为鱼肉,我为刀俎,何辞为?10.不足与谋:不值得和他商量。例句:唉!竖子不足与谋!二、《窦娥冤》(24个)1.动地惊天: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也作“惊天动地”。例句: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2.怕硬欺软:害怕强硬的,欺负软弱的。也作“欺软怕硬”。例句: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3.顺水推船: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情势说话办事。也作“顺水推舟”。例句: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4.不分好歹:不分好和坏。形容没有是非、不辨对错。也作“不识好歹”。例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5.错勘贤愚:错误地判断好人和坏人。例句: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6.前合后偃:身体晃动,站立不稳的样子。例句: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7.孤身只影:孤零零的一个人。形容孤儿无亲。例句: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8.吞声忍气:形容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敢出声。也作“忍气吞声”。例句: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叹。9.杳无音信:一点消息也没有,形容失去联系或没有方式联系。例句:止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至今杳无音信。10.披枷带锁:指罪犯套上枷锁等刑具。也作“披枷戴锁”。例句: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枉将他气煞也么哥。11.啼啼哭哭:哭泣不止。也作“哭哭啼啼”。例句: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12.怨气冲天:怨愤之气冲到天空,形容怨恨情绪极大。也作“冲天怨气”。例句: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13.不明不暗:指事实真相被歪曲而不清楚,也指既不公开,也不秘密。例句: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14.负屈衔冤:身上背着委屈,心里怀着冤枉。指蒙受冤屈,得不到昭雪。例句: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15.死而无怨: 即使死了,也毫不怨恨,形容心甘情愿。例句:窦娥告监斩大人,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16.一腔热血:满腔热血,后引申为满腔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热情。例句: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17.苌弘化碧:比喻精诚忠正。例句: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18.望帝啼鹃:传说望帝自惭德薄,委政于宰相开明,他死后魂魄化为杜鹃,啼声凄切。现泛指悲哀凄惨的啼哭。例句: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19.六月飞霜:六月霜雪飞舞。比喻有冤狱、冤情。例句: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20.六出冰花:雪花。例句: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21.素车白马:原指古代办理凶事或丧事所用的白色车马。后用以形容送葬时的情景。例句: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22.古陌荒阡:荒郊野外,人烟稀少地方的纵横小路。古代田间小路东西为“陌”,南北为“阡”。例句: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23.有口难言:虽然有嘴,但话难以说出口。指有话不便说出或不敢说出。例句: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24.天从人愿:上天顺从人的意愿,指事物的发展正合自己的心愿。例句: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微信

献花(0)

+1

来自:

昵称503199

>

《另类解读推荐+微信学学语文-知识梳理》

举报/认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