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不解的成语(形容令人不解的成语)(31个)

2025-06-08 04:13:36

感到不解的成语(形容令人不解的成语):一问三不知,不可捉摸,不得要领,不求甚解,不知所以,囫囵吞枣,大惑不解,如堕烟海,捉摸不定,摸不着头脑,望文生义,浅尝辄止,满腹狐疑,满腹疑团,牵强附会,玄之又玄,生吞活剥,疑惑不解,百思不得其解,百思不解,百思莫解,稀里糊涂,缘文生义,茫然不解,莫名其妙,莫测高深,迷惑不解,雾里看花,食古不化,食而不化,高深莫测。1、一问三不知 yī wèn sān bù zhī

释义:一问三不知 三不知:指对事的开始、中间和结尾都不知道。不管怎样问;总说不知道。比喻对实际情况了解太少。也作“一问摇头三不知”。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年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2、不可捉摸 bù kě zhuō mō

释义:不可捉摸 捉摸:揣测;预料。指对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也指无法知道对方的用意。

出处:明 谢肇淛《五杂俎 人部四》:“及一厕足,不能自返,而故为不可捉摸之言以掩之。”

3、不得要领 bù dé yào lǐng

释义:不得要领 要领:要点。抓不住事物的要点和关键。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骞传》:“骞不得要领。”

4、不求甚解 bù qiú shèn jiě

释义:不求甚解 甚:很;解:了解;理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多指学习、办事等不认真;不求深入了解。

出处:晋 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5、不知所以 bù zhī suǒ yǐ

释义:不知所以 所以:所由;原故。不知道原故;为什么会是这样。形容人不明原故;感到意外。

出处: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 购兰亭序》:“遽见追呼,不知所以。”

6、囫囵吞枣 hú lún tūn zǎo

释义:囫囵吞枣 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识。

出处:宋 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囵吞个枣。”

7、大惑不解 dà huò bù jiě

释义:大惑不解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出处:庄周《庄子 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8、如堕烟海 rú duò yān hǎi

释义:如堕烟海 好像掉在烟雾弥漫的大海里。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渊源真可!’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

9、捉摸不定 zhuō mō bù dìng

释义:捉摸不定 估量不透。捉摸:猜测,预料。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却说朱武、杨春两个正在寨里猜疑,捉摸不定。”

10、摸不着头脑 mō bù zháo tóu nǎo

释义:摸不着头脑 指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1回:“袭人一时摸不着头脑,也只管站在旁边呆呆的看着他。”

11、望文生义 wàng wén shēng yì

释义:望文生义 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文:文字;语句;义:意义。

出处:清 张之洞《輶轩转语 语学》:“不然,空谈臆说,望文生义,即或有理,亦所谓郢书燕说耳。”

12、浅尝辄止 qiǎn cháng zhé zhǐ

释义:浅尝辄止 浅:初步;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了。形容学习不深入钻研。

出处: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13、满腹狐疑 mǎn fù hú yí

释义:满腹狐疑 一肚子的疑惑。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公子听如此说,便不好问,只是未免满腹狐疑。”

14、满腹疑团 mǎn fù yí tuán

释义:满腹疑团 一肚子弄不清的疑问。指很多弄不清的问题。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归至怡红院中。”

15、牵强附会 qiān qiǎng fù huì

释义:牵强附会 牵:拉;附会:把无联系的事物生硬地拉扯到一起。把不相干的事物硬拉在一起;说成彼此相干。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牵强附会,费尽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学不分明的缘故。”

16、玄之又玄 xuán zhī yòu xuán

释义:玄之又玄 形容事理非常奥妙,不易理解。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7、生吞活剥 shēng tūn huó bō

释义:生吞活剥 比喻机械地套用别人的言论、经验、方法;或囫囵吞枣、食而不化。

出处:唐 刘肃《大唐新语 谱谑》:“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人为之谚云:‘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18、疑惑不解 yí huò bù jiě

释义:疑惑不解 心中怀疑,不明白

出处:顾寄南《黄桥烧饼》:“他疑惑不解。陈毅同志告诉他,这是准备给俘虏吃的。”

19、百思不得其解 bǎi sī bù dé qí jiě

释义:百思不得其解 百:多次;思:考虑,思考;解:理解。指经过百般思索仍旧不能理解

出处:清 梁启超《论宗教与哲学家之长短得失》:“若此者皆不诚之人所百思不得其解也。”

20、百思不解 bǎi sī bù jiě

释义:百思不解 解:理解。经过百般反复思索仍不理解。也作“百思不得其解”。

出处:清 无名氏《葛仙翁全传》:“百思不解,五夜踌蹰,故乘隙邀君一面,以决中疑。”

21、百思莫解 bǎi sī mò jiě

释义:百思莫解 百思:百般思索。指百般思索也不能理解

出处:李准《李双双》:“小王在一边,如坐针毡,百思莫解。”

22、稀里糊涂 xī lǐ hú tú

释义:稀里糊涂 不明白,迷糊,不认真,随意

出处:曹禺《和剧作家们谈读书和写作》:“如果写他后悔,稀里糊涂自杀了,就没有多大意思。”

23、缘文生义 yuán wén shēng yì

释义:缘文生义 文:文字,指字面。只根据字面理解内容,牵强附会,不求甚解。亦作“望文生义”。

出处:宋·朱熹《答吕子约·论语》:“读书穷理,须认正意,切忌如此缘文生义,附会穿穴。”

24、茫然不解 máng rán bù jiě

释义:茫然不解 茫然迷惘的样子。指对某事不理解。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一○二回:“邵肩齐说及前事,娄朴茫然不解。”

25、莫名其妙 mò míng qí miào

释义:莫名其妙 莫:没有什么人;名:表达;说出。没有人能够说出其中的奥妙。形容事情奇怪;不合常理。

出处: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 陬邑官亲》:“及进西瓜汤,饮兰雪茶,莫名其妙。”

26、莫测高深 mò cè gāo shēn

释义:莫测高深 莫:不能。无法测量出多高多深。形容人或事难以揣测其高深奥妙。也可以讽刺故弄玄虚以迷惑别人者。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严延年传》:“吏民莫能测其意深浅。”

27、迷惑不解 mí huò bù jiě

释义:迷惑不解 指对谋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同“大惑不解”。

出处:老舍《鼓书艺人》二十七:“她鞠了个躬,转身慢慢走进了下场门。掌声很热烈。听众瞧着她,迷惑不解。”

28、雾里看花 wù lǐ kàn huā

释义:雾里看花 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出处:唐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诗:“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29、食古不化 shí gǔ bù huà

释义:食古不化 学了古代的知识未曾消化。比喻不能按现代情况理解运用古代的文化知识。

出处:清 恽向《题自作画册》:“可见定欲为古人而食古不化,画虎不成,刻舟求剑之类也。”

30、食而不化 shí ér bù huà

释义:食而不化 吃了没有消化。比喻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姑妄听之六》:“然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愦僻谬,贻害无穷。”

31、高深莫测 gāo shēn mò cè

释义:高深莫测 究竟高深到什么程度无法推测。形容摸不准;度量不得。莫:不。测:估测。

出处:宋 高似孙《纬略 沃焦山》引《物类相感志》:“沃焦山,东海之外荒,海中有山,焦炎而峙,高深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