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扫雷人生,(https://xueqiu.com/1230182997/135250981)
原创: 扫雷人生
11月4日,位于北京的先花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遭警方调查,而据借款人反馈,平台的出借人竟然有西藏信托。
先花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先花信息),旗下有知名贷款平台“先花花”和“先花一亿元”。
从介绍来看,先花花是一个专为大学生打造的手机消费助手,大学生可享受先消费后付款服务,轻松获取心仪商品,简单来说就是“校园贷”。
随着校园贷被叫停,先花信息使用新的“马甲”重新上线。
先花一亿元,将原本的服务对象从学生升级为年轻人,提供以个人社会信用为基础的投资赚钱和快速借款等服务。
在先花一亿元的运营过程中,不断被曝出砍头息、暴力催收的问题,其注册协议更涉及超范围收集信息。这些违法违规行为都是近期监管的打击重点。
此次先花信息被警方带走调查并不出人意料,同时平台还曝出几个特别的属性:
校园贷的资深玩家之一;
拥有小贷牌照,但尚未使用;
据借款人反馈,平台出借人竟然有西藏信托。
信托竟成为P2P的出借人
其实,西藏信托一直是P2P的积极合作方。2018年,西藏信托已经将消费金融作为重点业务发展方向,并积极参与消费金融及资产证券化业务。
在曝出此次作为先花一个亿的出借人前,西藏信托已发行多只个人消费贷款信托计划。
自2018年年底截止于发稿前,西藏信托合计募资规模超过9.3亿元。目前,本次踩雷的信托计划属于哪只产品尚不得而知,但相关信托产品的暴雷风险已众人可见。
近40家信托参与P2P业务
其实,与P2P合作的信托公司不止西藏信托一家,相关信托公司布局消费金融已经有两年。
根据2018年底的统计数字,有近40家信托公司通过P2P参与消费金融市场,合计开展消费金融业务近3000亿元,并形成了“T2P”和“P2T”两种成熟的合作模式。
资本是逐利的,信托认为消费金融有利可图,自然不断深度挖掘相关业务,且规模越来越大。
其中,云南信托最为激进,合作平台包括萨摩耶金服、卖好车、拍拍贷、农分期、京东金融、信而富、微贷网、维信金科、品钛PINTEC、小赢理财、大搜车、优信等。
同样激进的还有外贸信托,甚至不惜亲自上阵,上线一款个人短期消费贷款APP「先先呗」,贷款产品有先先分期、先先阳光等,完全自营放款,累计放款规模已超过1000亿。
底层资产的不确定性带来巨大风险
近年来,信托踩雷消费金融的新闻也被频频曝出,如:2018年11月,外贸信托踩雷赫美小贷;2019年10月,云南信托、江苏信托、陕国投信托踩雷51信用卡等。
对于信托而言,投资于消费金融项目只说了大概的投资范围,但是没有说具体投向哪里,其实类似于资金池。这种情况的话,资金有可能是投向一些高风险对象的。
▲ 以西藏信托相关消金产品为例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不知道谁借走了钱,如果出了问题,也不知道该找谁”。
为此,中国信托业协会还特别撰文:
消费信托与传统信托在业务模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风控体系上有冲突,且信托公司缺乏IT系统技术支持。同时,信托公司不能主动公开营销产品、《信托法》对于信托计划独立银行账户的规定、信托合同需要面签、消费信托利润微薄不足以支撑保证金等均限制了业务的发展。
如果说上述担忧自业务开始时就已存在,那么最近发生的一系列新情况则使新金融信托产品的前景更加充满了不确定性。
锤子哥有话说:
目前,金融监管没有明文规定信托不得参与P2P的贷款业务,但鉴于P2P当前面临合规化的系统性风险,是否投资以消费金融为底层资产的项目,投资者需慎而又慎。一旦P2P平台暴雷,可能会殃及池鱼。